卷首语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时机,给帝国主义者以最沉重的一拳!”
——陈独秀
背景简介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工人顾正红为抗议资方暴行组织罢工,遭日本领班枪杀。5月30日,上海学生、工人及市民在公共租界南京路示威抗议,英国巡捕悍然开枪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共中央迅速响应,组织罢工、罢课、罢市“三罢”斗争,上海总工会成立,领导各界反帝。叶圣陶、沈雁冰等知识分子以笔揭露真相,各地民众纷纷响应,形成全国性反帝浪潮。这场运动唤醒民众觉醒,推动反帝爱国斗争走向高潮,为后续革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烽燃沪上,义帜高扬。”五卅风云激荡,上海血色染红。帝国主义残暴枪杀,激起民众同仇敌忾。学生市民围聚商会,义愤填膺迫签罢市令。陈独秀露天演讲,振臂疾呼唤醒民众。叶圣陶、沈雁冰等文人笔墨似刃,锋芒所指尽是帝国主义狰狞面目。《告全国民众书》应运而生,以雷霆之势响彻华夏大地。烈士热血洒街头,民众抗争震天地,此般反帝豪情、爱国壮志,如火炬照亮历史,力催后人承先辈遗志勇破时代之局,融赤子之心于时代洪流。我们既要赓续精神血脉,更要磨砺实干锋芒,将熔铸于信仰的热忱与担当化作民族复兴的燎原星火,照亮九州大地灼灼征途。
商韵声声,一起学习。让我们一起,聆听英雄故事,奏响奋进凯歌。
朗读者介绍
徐颖,2024级工商管理专业3班优秀团员
朗读选段
面对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考虑武装斗争和城市暴动的革命“升级”!
6月6日,由蔡和森和瞿秋白起草、陈独秀签发的《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通过《向导》等进步报刊和其他手段,在广大国民面前揭露了上海“五卅惨案”的真相。
《告全国民众书》说:“血肉横飞的上海,现在已成为外国帝国主义的屠场了!这是偶然的事么?不是的。这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必然现象。资本帝国主义存在一天,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每日都有被屠杀的可能啊!”
“自鸦片之后以至庚子之后的中国史,完全是一部外国强盗宰割中国民族的血书。然而这次上海的大流血,却是中国民族自觉的反抗帝国时期之第一页啊!”“上海的大屠杀,便是帝国主义者重新表示他们兽性的志愿——只准中国人做奴隶,不准中国人谋解放,只准中国人在‘奴隶’与‘铁血’的两种惨境中有个选择!”
《告全国民众书》还狠狠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丑恶行径,并警示国人,说:“全中国人民的生命与自由,决不能由惩凶、赔偿、道歉等虚文得到担保,只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才能得到担保。所以由这次大屠杀引起的全上海全中国的反抗运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民族争斗。这争斗的得失将不以英日帝国主义是否允许惩凶、赔偿、道歉为转移,而将被决定于下列的两个条件:第一、这争斗是否能长期的持续的摇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统治,并使其在经济上生活上发生永久的危机;第二、这争斗是否能引导全国各阶级的民众入于反帝国主义的高潮,并形成各阶级分别的群众组织与联合的民族组织。”
中国共产党勇敢地号召国人行动起来,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并且坚持到斗争的最后胜利。《告全国民众书》提出了四条所要注意的事,并在最后提醒全国民众:“这次上海的大事变是由帝国主义向工人阶级之进攻引起的,这是证明各阶级的民众已经深悟拥护反帝国主义的新动力之重要。几十几百几千几万的上海学生市民不惜殒身饮弹,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前仆后继的来援助工人,这是何等可敬的精神,何等重大的牺牲呵!务望上海和全国奋起的民众,承继流血烈士之遗志,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时时拥护最被帝国主义仇视压迫的工人群众之利益;勿中帝国主义的离间政策,使最忠于民族利益的工人阶级有任何不堪之危险,而民族解放运动亦因此而遭断羽不振之打击啊!”
中国共产党的《告全国民众书》发出后,不日,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也发表了《告全世界青年工人书》。五卅反帝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深度……[1]
[1]节选自《革命者》
文字:汪千睦、施文
图片:施文
音频剪辑:陶雪